AG真人·平台 - AG国际厅·平台·官网

策略发展计划2012025pdf | AG真人平台 - AG平台真人·官方网站

快速导航×

策略发展计划2012025pdf2023-01-16 14:35:50

  STRATEGIC PLAN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目錄 02 校董會主席前言 03 校長的話 04 願景 04 使命 04 核心價值 05 規劃背景 09 重要策略範疇 10 學術發展 20 研究與知識轉移 26 管理與基建 33 實施與評鑑 34 重要成就 2013-2016 01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校董會主席前言 我滿懷喜悅,為大家展示香港教育大學(教大)的《策略發展計劃2016- 2025》。本校成功正名為大學、開展新一頁之際,這份文件將引領我們邁進 未來十年。 目前正是我們策劃未來的最佳時機,好讓我們總結教大的傳統優勢、審視 日益重要的與教育相關學科,並回顧曾合力樹立的里程碑。在策劃過程中, 我們面對的關鍵問題是:鑑於全球和本地環境瞬息萬變,對教育未來的推 行,以至教師與教育人員的角色,都有深遠影響,教大可以如何率先回應? 本校是香港最新的資助大學,一直秉持教師教育的使命。這份首次發表的《策 略發展計劃》,明確列出在「教育為本,超越教育」理念下,本校的願景、使 命、核心價值與策略,藉以塑造並引領教大的未來發展。 教育創造知識、促進理解,並具有改變生命和社會的能力。在謹守教育使命 的同時,我們將繼續提升本校在香港、區內及國際的地位和影響力。我們矢志培育優秀和關懷社群的教育及專業人 士,輔助他們改變未來,從而推動社會持續進步。 我謹在此向所有校董會成員及教職員致敬,感謝他們在這份《策略發展計劃》構思期間所貢獻的創新意念與灼見真 知。我們上下一心,引領教大邁步向前,而我亦深信這所年輕、剛毅和活力充沛的大學,將會再創高峰,為香港、亞太 區,以及國際教育界,帶來深遠影響。 彭耀佳博士,GBS,JP 校董會主席 02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校長的話 任何大學的策略發展計劃都至關重要,因為它帶領大學實現願景和使命, 達成各項目標。對香港教育大學(教大)這所以教師教育及相關學科發展 為獨特使命的新大學而言,這份策略發展計劃更顯得別饒意義。 因此,我很高興向各位介紹本校的《策略發展計劃2016-2025》。這是整 個教大社群經過深思熟慮的集體智慧結晶,反映我們對持續提升學習、教 學、研究與知識轉移的堅定承諾,以及本校對香港、區內及全球社會進步 及人類發展的期許。 在構思這份策略發展計劃期間,我們曾深入思考應如何利用本校在教育界 的領導地位、優良的傳承、強大的校友網絡,以及在教育及相關學科的重 要影響力,以達成我們嚮往的目標,並推動變革。經詳盡探討,我們達成共 識,秉承久經考驗的「教育為本、超越教育」理念。 我們深諳教育的重要性,因而堅信教大必須回應變化不定的外在環境,帶領教育界,推動教育發展。我們認為,培 育優秀教師、推動學與教的創新、加強教育領導、促進學生全人發展,以及推動具影響力的研究,均是我們的重要使 命。 《策略發展計劃2016-2025》列出的重點涵蓋三大策略範疇:學術發展、研究與知識轉移,以及管理與基建。我們 的首要任務是創新學士學位課程、推行新教學法及評估模式、利用新科技進行互動及無疆界學習、推出有獨特市場 定位的研究生課程,以及提升跨學科及多元學科研究專才的協同效應和學術發展,為教育界及社會服務。 我謹向所有校內及外界持分者敬致衷心謝意。在撰寫這份策略發展計劃期間,他們毫不吝嗇地提出明智而有益的意 見,協助我們勾劃未來十年的發展藍圖。這份策略發展計劃並非一成不變的文件,推行期間將有多次檢討,以適應 新趨勢、把握新機遇。我期盼在未來的日子裡,與所有持分者攜手合作,以實現《策略發展計劃2016-2025》中的倡 議,令教大再創高峰。 張仁良教授,BBS,JP 校長 03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願景 我們專注教育領域的研究、發展及創新,並進一步加強本校在亞太地區及以外的先導地位,藉著高質素的研究及學 術發展,持續提升在本地、區內與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我們矢志培育出色、關懷社群的教育及專業人士,為香港 以至海外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使命 秉承「教育為本,超越教育」的理念,我們以帶領教育創新為首要使命,藉著培育優秀而具道德承擔的教育及專業人 士,鼓勵其終身學習,推動及支持教學、教師教育及教育相關學科的策略發展。 我們將會: • 提供教育以外的跨學科學習及研究環境,促進知識追求、言論及思想自由、政策倡議及實踐,以及推動協作及 多元化發展; • 透過創新課程優化專業教師、教師教育,以及與教育相關學科,豐富學生經歷,讓他們實現個人潛能及其教育 和事業上的抱負; • 培養學生成為教育及專業人士,並且能夠理論與實踐並重、具有創意及創新思維、敏於思考、具企業精神、關懷 社會,以及放眼世界; • 建立活躍的研究文化和環境,促進知識增長、提升學術成就及創新,為社會進AG平台真人 真人AG 平台官网步及改進人類生活帶來可持續的 影響;及 • 參與知識轉移活動,以促進本校及廣大社群的發展,為本地、亞太區以至全球教育及社會發展的所需服務。 核心價值 • 專業 • 創新 • 道德責任 • 社會關懷 • 全球觸覺 04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規劃背景 我們的傳承與成就 發展里程 香港教育大學1 (教大)為一所政府資助大學,提供副學位、學士學位、修讀 1881 式學士後及研究生等全方位課程。本校傳承多所前師範院校在教師教育方 首間官立師範學校成立 面的深厚基礎,致力為本港學校培訓優秀教師。每年,約有一千名專業的學 前、AG真人 AG平台小學及中學教師於本校畢業,而本港逾八成已完成培訓的幼稚園及小學 1939-1982 教師,以及三成已受訓的中學教師均為本校畢業生。我們更是發展特殊教育 羅富國師範專科學校、葛量洪師範專科學校、 的先鋒。自2003/2004年度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設立以來,七成半獲獎者亦 柏立基師範專科學校、香港工商師範學院及語 文教育學院相繼成立 為本校畢業生。 擁有逾450名香港教育及與教育相關學科的專家,本校的學術人員組成堅 1994 實的團隊,參與並支持教學、AG真人 AG平台研究與知識轉移活動。在 2017 Quacquarelli 各前師範院校合併,香港教育學院正式成立 Symonds(QS)世界大學學科的最新排名中,本校於教育領域位列全球 十三、亞洲第二。 1996 教院獲納入為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 資助院校 1998 開辦首個學士學位課程 2004 教師教育課程獲政府授予自我評審資格 2009 政府接納教資會檢討工作報告小組建議的獨 立發展方案,讓教院穩步邁向以教育為本,兼 具研究實力,並提供多元學科學習環境的院校 「教育為本,超越教育」理念 2013 教院頒授哲學博士學位予首批畢業生 建基於教大獲授予教育課程的自我評審資格,「教育為本,超越教育」的理 念旨在讓學生汲取多元學科知識,從而提升教師教育質素。本校推出多個與 教育相關的學科課程,由此令這兩類課程創造協同效益。在共同的核心課程 2014 框架下,學生必須選修至少一個所屬學院以外的科目,並可選擇修讀第二主 教院向教育局提交正名為大學的申請 修或副修所屬課程以外的其他學科。校方提供的廣泛課程組合,同時營造 出多元學科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作跨學科的學術及專業交流,從而擴闊視 2015 野,豐富學習體驗。 教資會向教育局提交檢討報告,建議向教院授 以大學之名 「教育為本,超越教育」的理念於多個由教資會資助的課程中實現,包括社 會科學、人文學及創意藝術與文化課程(即【創意藝術與文化文學士】、【語 2016 文研究文學士】、【全球及環境研究社會科學學士】及【心理學社會科學學 2016年5月27日,教院經刊憲後依例正名為 香港教育大學 士】)。我們充分利用這些課程優勢,為教育科系學生提供多元學科的學習 環境,讓他們可以從這些課程中自由選讀第二主修、副修或選修科目。 1香港教育大學於2016年5月27日刊憲前,是香港教育學院。 05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嶄新的研究生課程亦為本校增添學術優勢。例如各學院均有專家進行跨學科協作,為不同組別學生提供獨特的進修 途徑。部分學科組合注重教育成份,其餘則建基於與教育相關的學科優勢。作為本港及區內提供研究生教育的重要 院校,本校現開辦哲學碩/博士課程、教育碩/博士課程及與教育相關學科的碩士課程。 本校持續推行「教育為本,超越教育」的理念,將可確保: (a) 以教師教育為核心使命; (b) 發展多元學科的學習環境,以支援學生學習;及 (c) 維持研究環境,以推動本港、區內,以至全球教與學的創新。 全球及本地的變化 香港是首屈一指的國際中心之一,正面對發展中的經濟體及全球化帶來的雙重挑戰。隨著各地從封閉的人才經 濟轉趨開放,創新及科技競爭日益激烈,學習者的需要正不斷調整。這種種變化對加強全球觸覺及可持續議題的了 解,需求日漸殷切。 迅速冒起的本地文化及創意產業,帶來更加多元化及可持續型的經濟發展模式,而政府正銳意把香港打造為及 科技樞紐。人口老化使醫療及社會服務需求增加,是以勞動人口的質與量均要提升。一股前所未有的推動力,正驅使 高等院校承擔促進創新及創意的關鍵角色。 上述變化對本港未來十年的高等教育形成巨大挑戰。本校該如何應對,尤其如何在學術發展、研究與知識轉移三方 面作回應,自是策劃未來發展的重點。當然,挑戰同時帶來機遇。校方因應目前面對轉變的壓力所作的恰當回應,將 有助本校成功發展。 本校於教育界的重要角色 二十一世紀,全球環境及社會需求急速轉變,對教育帶來深遠影響。當資訊可經由互聯網快速流通,教師不僅要傳 授知識,更要擔當促進學習的角色,協助學生獲取、挑選,並分析資訊。因此,教師的功能已超越教室。他們不但要 身教言傳,更要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指導其生涯規劃、參與學校支援小組及與社會互動。 本校作為香港最大的教師教育機構,在帶領教育及相關政策討論方面,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我們銳意培育優秀教 師、推動學與教的創新、加強教育領袖訓練、促進學生全人發展,並推動足以影響教育、社會及人類發展的卓越研 究。 06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首先,我們致力培育優秀教師的核心能力,包括正面的人格、積極的工作態度、團隊合作精神、人際溝通能力,以及專 業知識與技能。本校的課程不但涵蓋上述元素,更宣揚專業操守、正向教育及中國文化等備受忽略的傳統價值。自 2016/17學年起,所有全日制學士課程學生均可從「正向教育與價值教育」的課程中,選修一個三學分的科目。這些科 目旨在協助學生認識並鞏固正向價值觀,而這些價值觀,同時與教大的整體課程及共通成果相融匯,並與教育更廣 義的社會目標銜接。 第二,我們推動學與教的創新 ,協助學生培養隨機應變的能力,勇於迎接新的學習體驗,並為他們裝備教育專業所需 要的可轉移技能。數碼科技的廣泛應用,意味學生不但要具備使用數碼工具的能力,而且必須學習相關科技的基本 原理,與及掌握充分發揮其學習、專業發展及教學潛能的途徑。因此,「編程教育」,即促進運算思維發展,對加深學 生這方面的認識尤其重要,甚或有助他們構思及製作自己的教育應用程式。為加深社區人士對數碼科技的認識,我 們還為學生提供學習環境,以便他們汲取編程知識及發展應用程式所需的運算思維技巧。 學科之間的分野往往扼殺創意。我們致力打破這些屏障,鼓勵不同角度的互相欣賞和彼此尊重。我們亦注重基本的 創業教育,讓學生提高風險意識,並認識冒險的意義,例如引導他們認識創業存在的風險,讓年輕人明白每個決定均 有機會成本。整體而言,透過與不同企業和中學合作,我們積極傳揚創業概念和相關技巧。 第三,我們將在學校,尤其針對中、高管理層,加強教育領袖訓練 。由於資深教師大多會擔任行政職務,他們不僅是 教室裡的領袖,在校內亦然。我們將為教師提供領袖訓練課程,滿足他們在不同事業發展階段的需要。 07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第四,促進學生全人發展是本校的重要使命,我們要培育學生成為優秀的專業人士和熱心社會事務的公民,並能作 好自主終身學習的準備。為補足正規課程,非正規的學習體驗是全人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們為學生提供各種非 正規學習體驗活動及其他本地和非本地的學習機會,重點涵蓋:領導才能發展、學生賦權、國家及全球觸覺,以及校 園生活、體驗式學習、全球及文化增潤活動。 第五,本校的研究及發展理念是推動足以影響教育、社會及人類發展的卓越研究 。以此為目標的研究直接影響教學 和知識轉移。以研究帶動教學,正是本校以教師教育為核心使命的根基;而知識轉移,則可加強我們與社會及相關界 別的連繫。 校級及院系級研究中心均可印證研究對實踐「教育為本,超越教育」理念的重要性。這些中心不但專注於重點項目的 研究,還提供比較角度及國際分析觀點,讓學生探討一些重要議題,其中包括:教育與發展、家庭與社區、全球化的 挑戰,以及一系列重大社會、教育、文化及政治議題的政策回應等。 本校素來採用實證為本的方式評核良好的學與教表現。我們要求學術人員匯報,如何將其研究成果應用於自己的學 與教活動。研究充實教學,包括課程發展與教學內容。我們更積極將研究結果應用於提升教學、教師教育、學校管 理、學生學習及政策的倡議,而教學與研究的緊密連繫亦有助研究生發展,尤其在教學法範疇方面。 08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重要策略範疇 本校未來十年的工作重點涵蓋三大範疇:學術發展、研究與知識轉移,以及管理與基建。在「教育為本,超越教育」 理念的推動下,這些主題各有特定目標,互相支持。 策略發展計劃框架 2016 – 2025 09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學術發展 10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1. 藉課程創新「培育未來教育家及社會領袖」 本校作為本港唯一一所以教師教育為重點的大學,以培育具專業素養的教師為目標,造福新世代,從而創造良性循 環,令社會持續發展,不斷向前。我們拓展了與教育相關的創意藝術與文化、人文學及社會科學等課程;這些課程的 畢業生日後將憑藉其知識和技能,在事業上大展所長。 這些美滿成果固然需要創新課程的配合,而相關的課程亦要根據社會的需求而不斷更新。同時,我們的課程必須及 早裝備學生,以滿足他們日後在事業和生活方面的不同學術專業需要,並建立優秀的個人質素和價值觀念。為持續 完善課程,我們有常設的評鑑調查及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意見回饋機制,監察學生的學習體驗。我們還會不時檢討 課程及相關政策,確保教學內容緊貼教育界與普遍社會的需求和期望。 要言之,我們將: • 支援學生獲取共通學習成果,以達至未來社會與事業發展所需的專業及語言水平; • 加強英文、中文及普通話的兩文三語支援,並提供外語學習班,教授法、日、韓文等,推動多元文化教育; • 確保學生體驗有意義的正規及非正規的學習歷程,達成全人發展的目標; • 進一步發展學生跨學科學習體驗,協助他們應對二十一世紀的社會、社群及教育等重要議題; • 促進課程國際化,確保與一體化的世界接軌; • 優化課程以滿足瞬息萬變的全球或本地發展與社會需求; • 推動學士學位課程中的研究訓練;及 • 獲取與教育相關學科的全面自我評審資格,並發展切合國際標準的課程。 11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追求課程創新-「肯定」夥伴計劃 有效的就業輔導包括兩個重要部 分:提供準確、真實的職業資訊, 以及將這些資訊結合個人特質深 入分析。可惜針對大學生及中學生 的本地職業資訊卻乏善足陳。為此, 「肯定」夥伴計劃旨在為教大學生 及中學生發展多媒體的職業資訊及 相關網上學習資料。通過一系列校 內職業教育講座,來自多個界別的 傑出領袖,與本校學生、中學生及 就業輔導教師分享工作及事業上的 寶貴經驗,並提供相關行業的入門 資訊和實際建議。這些活動均有錄 影,可供學生及公眾查看。此外,三 屆約500名教大學生將分批訪問不同界別的在職人士,並在相關界別開展研究,以製作職業資訊檔案。他們的成果 將隨之轉化為中學生的學習素材。此外,計劃將深入研究,為教大的教師教育課程訂立事業與生涯規劃教育的課程 框架,同時在中學實施相關課程。 12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2. 提升教育質素 本校一直以培育明日教育家及社會領袖為宗旨。要確保教育質素,有賴我們多項清晰而嚴謹的質素保證及提升機 制。 因此,我們將: • 探討並發展嶄新教學法,採用創新的評估方式,並利用研究充實教學; • 優化現有計劃,提升學與教質素; • 鼓勵學生投入學習,積極帶動學與教的過程;及 • 加強招收優秀學生。 畢業生傑出成就-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 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由教育局主 辦,旨在嘉許有突出教學表現、在 教學專業中追求卓越的教師。自 2003/2004年獎項成立以來,本 校畢業生佔得獎者總數約七成半。 照片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提供 13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3. 推動教學無疆界 流動科技及新數碼媒體的發展,方便人們隨時隨地學習。未來十年,我們將突破藩籬,利用數碼科技推動積極、具建 設性及聯合互動學習。 因此,我們將: • 推動創新、無疆界、及聯合互動的電子學習方式; • 於課堂教學採用創新電子科技;及 • 利用有效的混合模式及海外學習,為學生提供愉快、成功而滿意的學習體驗。 14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促進流動學習-小學創意電腦編程計劃 計劃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 助,由香港教育大學聯同美國麻省 理工學院及香港城市大學於2016年 至2020年間攜手推行。 解難及數碼素養,已普遍被認定為二 十一世紀最寶貴的兩項技能。程式編 碼,即利用編寫程式語言指示電腦, 是發展數碼素養、解難技巧、邏輯思 維及運算思維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計劃旨在為高小學生設計可增強運 算思維及編程能力的課程,期望日後 能成為學校課程的一部分。計劃將 在未來兩三年間招募32所本地小學,讓逾16,500名學生接受編程教育。相信一眾小學生及本校的實習教師均會由 計劃受惠。 為推動計劃,校方於教學科技中心設立編程教育部,讓學生在特定的學習環境中發展應用程式,從而掌握程式編碼 及運算思維技巧,進而於社區推廣相關科技。 15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4. 帶領教師教育 教大矢志帶領本港教師教育,對畢業生的教學水平極為重視。為此,我們參考有關當局設定的教師等級標準,諸如本 港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委員會及英國等海外地區的標準,確保本校的教師教育課程符合、甚至超越本地及國際社群 的期望。通過加強聯課與服務學習的內容,我們會把現有課程拓展到傳統教室以外,令學生開闊眼界,並深化體驗 為本的服務學習。日後,本校畢業生於學科知識及教學法兩方面均會有出色表現。 我們會繼續支持持續專業發展的目標,為現職教師及教育從業員提供一系列在職課程。同時,我們也會為其他專業 界別的導師開設專業訓練課程,例如:教育學士(專業及職業教育)課程。憑藉傑出的研究與知識轉移,本校將繼續 發揮對本港教育發展及改革的領導作用,加強並保持與學校、辦學團體及非政府組織的緊密夥伴關係。總括而言,我 們將再接再厲,緊守公認的樞紐崗位,推動社會關注教育議題。 要言之,我們將: • 通過持續檢視與微調,提升並豐富教師教育課程; • 積極回應政府或學界需求,例如: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委員會的最新發展等; • 融入正向教育及服務學習元素,以提供多元課程; • 培育教師教育課程畢業生成為教育界的優秀思想家和專業從業員; • 通過教師教育課程提升教學能力,推動香港教育發展; • 吸引本地及國際社群參與重要教育議題的討論,從而影響政策的制定與實踐,以改善教育及人力發展; • 拓展與教育相關學科(人文學、社會科學,以及創意藝術與文化)的修讀式學士後課程;及 • 增強本科課程的學術訓練,令學生發現教師教育及與之相關學科的協同效應,並從中獲益。 16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貢獻本港中學教育-《論語》與現代社會 《論語》收集了孔子與學生的對話, 是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先賢思想言行 的最佳紀錄。《論語》也是了解中國 傳統文化的經典,通過探討倫理、美 德之本、謙恭、理智、忠誠、孝道、友 誼及其他課題,訂立一種生活態度。 雖然書成逾二千年,《論語》中的智 慧卻經得起時空考驗。 本項目由香港教育大學與國際經典 文化協會攜手策劃,並獲優質教育 基金資助。目標是推動從現代角度 研讀《論語》,提升初中學生的中文 程度。我們製作了一套12章的教材, 針對學生興趣,將書中歷久常新的道理融入現代處境。教材還因應學生的語言能力編纂,以便他們了解《論語》的內 容及其與現代生活的關係。其中探討的主題包括:「孔子喜歡賺錢嗎?」、「孔子迷信嗎?」、「談交友」及「音樂家孔 子」等。共有十七所中學獲甄選試用該套教材及參與相關活動;而《論語與現代社會》一書亦將於2017年4月出版。 相信教材可以造福學界和社會大眾。 17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5. 拓展研究生課程 本校致力在教育、研究及顧問服務方面,帶領終身學習及持續專業發展。為此,我們回應社會需求及社群需要,提供 適切的研究生課程。本校至尊的碩士及博士課程正體現我們的使命,並確定我們在市場中的獨特角色。在未來的日 子,我們將與區內及海外著名大學合辦更多研究生課程。 因此,我們將: • 鞏固並優化修讀式學士後課程;及 • 增加教師教育及與教育相關學科的優質研究生課程。 18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6. 強化本地及國際網絡 在鞏固現有網絡之餘,本校一直積極拓展本地及海外的夥伴協作和連繫。締結這些網絡帶來的效益包括:為學生提 供一系列非本地的體驗學習機會,例如語言沉浸課程;增加非本地學生人數,令學生組合多元化;發展懂得珍惜、 欣賞及理解跨文化共融及多元文化的校園社群;鼓勵學生融合;與本地及海外大學合辦學位課程,有效利用各校優 勢,創造研究與知識轉移機會等。這些合作項目還有助於校園內營造多元文化的學習及研究環境,達成「在地國際 化」的目標。日後,在維繫及加強本地及國際網絡方面,我們將不遺餘力。 因此,我們將: • 建立具多元文化及語言的學習環境,以支持學生發展國際視野; • 提供支配學習的課程框架,以應對日益國際化及跨文化溝通的需要; • 加強與區內及國際夥伴的連繫,在研究及教學法領域擔任領導角色;及 • 推動國際化,鼓勵學生與本地、區內及海外等多元文化社群共融。 19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研究與知識轉移 20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1. 秉承「教育為本,超越教育」理念,實現成為教育、人文學及 社會科學研究發展領先中心的目標 教大開展的研究,旨在發展可應用於教與學的知識,以改善專業實踐及促進新知識和技能往社會轉移,使社群進步。 本校注重將研究結果及發現轉化為推動教育及社會發展的正面變革,改善人類福祉。近年,校方積極提升跨學科及 多元學科的研究能力,令本校成為本地八所資助院校中,於教育、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方面,最具競爭力的院校之 一。我們在研究資助局(研資局)轄下的優配研究金及傑出青年學者計劃中,獲批的撥款穩步上揚,而在人文學科及 社會科學這些競爭力極大的組別中,更有出色表現。 因此,我們將繼續: • 提升研究的數量及質量,建立主題式的研究及研究群組; • 促進多元學科的研究氛圍; • 推動區域及國際研究合作,建立策略性研究夥伴及長期合作關係; • 指導新晉學術人員,輔助他們申請研究資助及撰寫研究報告; • 提升申請研究撥款的競爭力;及 • 推展顧問指導計劃,制定學術指導的實踐模式。 21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精選優配研究金項目 2016/17 課程政策實施:學校領導和教師於新 高中課程改革中的關注和意義建構:是 項研究審視校內個人和小組間的互動 過程,為現時國際教育政策研究增添新 的理解角度,填補對學校系統有效運作 機制理解的不足。 滿 洲的國 際 教 育:哈爾 濱 的 波 蘭學 校,1890s-1940s:是項研究分析哈爾 濱的波蘭族群,以1890年代族群成立 至1940年代終結為研究期,集中研究 當地的波蘭學校及教育措施。 白天小睡與夜間睡眠對大學生情緒處 理的影響:是項研究探討日間小睡片 刻,對有正常睡眠及長期睡眠不足的大 學生三種情緒處理功能的影響,包括:情緒記憶、情緒反應及情感抑制能力。 聚乙烯快速降解及回收其降解化學物:是項研究旨在發展可將合成聚合物轉化為有用化學資源的新技術,如將 之轉化為精細化學品及/或可作燃料使用的有機化合物,從而解決能源問題及塑膠固體廢物所造成的環境壓 力。 譯者的專業地位:東亞地區譯者及翻譯委托人之觀點:是項研究探討非文學翻譯從業員及翻譯委托人如何看待 翻譯人員的專業精神。知識和專門技能以外,研究內容亦包括可靠程度及利他主義等美德。 22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2. 以需求為本的學問、知識轉移及社會服務,奉獻本地及國際 社群 知識轉移是指藉著傳揚由本校擁有並建基於研究的知識,貢獻社會及不同專業。內容包括: (a) 專業實踐的應用理論及/或實證研究; (b) 與政策相關多種議題的研究及/或以研究為本的公眾參與活動; (c) 創造知識及創新,造福社會大眾;及 (d) 舉辦活動,向公眾宣揚本校研究與他們的關連。 本校追求具效益的研究及學術創新,以拓展教育界的知識領域、造福社會,而知識轉移活動正是其中關鍵。只有當研 究的知識成果得以與社會分享,研究和學術創新才會有重大效益。因此,本校將繼續積極鼓勵學術人員參與更多知 識轉移活動,例如:委任或合約項目、顧問服務、專業發展課程、AG真人 AG平台本地或國際專業會議、專業研討會及工作坊,以及參 加社會、社區及文化活動。為確保本校具影響力的優質研究及學術創新造福社會及學界,我們將: • 推動知識轉移並提升質素,把現時研究與發展事務處轄下的知識轉移小組升格為知識轉移辦公室; • 通過研究與發展事務處及圖書館,持續提升公眾對本校研究人員及研究成果的認識; • 強化本校的社會脈絡,拓展嶄新和現有的區域、國內及國際夥伴關係; • 確定策略性範疇,以分配知識轉移資金,支持及保護本校擁有的知識產權; • 將知識轉移活動進一步多元化,推廣至專利、牌照及本校擁有的知識產權等範疇; • 推動具社會、教育及經濟影響的研究,記錄知識轉移活動及其研究的影響力,並以英國卓越研究評審框架為量 度成效的基準;及 • 吸引學生參與知識轉移活動。 23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知識轉移獎勵計劃2015/16-得獎計劃 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三語教育模式 本研究計劃全面描述中國的三語現 象及三語教育情況。教育政策的改 變驅使小學引入英文的教與學。這 些改革為少數民族地區帶來特殊挑 戰,因為普通話經常要與當地的少 數民族語言競爭,而教授英語的學 校往往受訓教師不足,資源短缺。計 劃於多個重點地區如:新疆、雲南、 內蒙、四川、甘肅、貴州、廣西、青 海、吉林、西藏及廣東等地,開展廣 泛而深入的研究,從學校及社區層 面,探討三語的教學實踐、政策及相 關觀念。 2013至2015年間,研究人員於多個省份召開國際專題研討會,公佈研究發現和方法。數以百計教師接受有效教學法 的培訓,以應付多語師資不足的問題。研究隊伍又到訪青海、雲南、吉林及浙江四省,發布研究結果,並為相關人員, 包括政策制定者、教師教育工作者及教師等,舉辦知識轉移活動,讓國內約45萬名少數民族學生直接或間接受惠。 24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3. 為學術人員及研究生營造活躍和濃厚的研究氛圍 我們鼓勵本校學術人員積極參與研究。相應的措施及獎勵包括:給予員工研究時間、鼓勵具影響力的研究、增加研 究資金、培育年輕學者、創造多元學科的研究環境、提升研究成果質素、減輕員工教學負擔、提供指導及加強本校研 究基建等。 隨著大學的研究實力增強,研究生人數日增,本校凝聚的實力足以推動校內研究生積極研究的文化。增強研究生研 究能力的途徑包括:提供學術指導及支援、提升學生學術寫作及研究的技巧、資助學生參與國際會議並發表研究結 果以豐富國際經驗,以及資助學生研究活動等。 為盡力協助學術人員及研究生,增強二者的協同效益,並提升研究成果的質量,我們將: • 通過非正式的交流、學系內及跨學系的研討會,促進學術人員及研究生的互動與對話; • 鼓勵學術人員和研究生發布其研究結果;及 • 鼓勵研究生於著名學術期刊發表或聯名發表。 25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管理與基建 26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1. 確保高效能管理 本校認同高參與率和高透明度的管理文化,深信高效能管理的關鍵,在於員工也認同自我問責的概念:有責任感,樂 於承擔,同時願意為達成大學各項目標而努力。高效能管理可以讓教職員充分利用工作時間,提升生產力,而且促進 學、教及研究文化。我們將採取一系列行動,加強培訓擔任領導的員工;重申對優質教學的承諾;並通過實施有效的 人力資源政策,嘉許表現出色的員工,以確認我們肯定的價值;提升運作效率;及加強籌款能力。 在未來十年,我們將: • 繼續提升本校學術實力與領導才能; • 培育高績效文化,檢討及優化員工考績及表現為本獎勵制度,以鼓勵及嘉獎表現出眾者; • 提升行之有效的內部監察機制意識,並加強風險管理; • 檢討並精簡各層級的監管及批核程序; • 提升運作效率,推動持續改良文化,並引入業界最佳範例;及 • 拓寬資金來源,確保大學可以持續發展。 27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精簡程序提升效率的範例 • 為節省員工工時並加快招聘程序, 本校採用Horizon分派會議文件, 方便大學及學系檢討委員會處理與 人事相關的活動。 • 員工法定年假計算自動化,既簡化 監察流程,又確保依法辦事。 • 設立銀行直接付款功能向服務提供 者付款,並利用鐳射打印機印製支 票,減省員工打印、簽署和郵寄支 票的時間。 增加資金來源 在2013/14至2015/16年間,非教資會撥 款的總收入(主要包括自資教學課程、 顧問項目及捐款)增加約13%。 28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2. 邁向可持續的基建 建造綠色校園及可持續基建是本校長遠的策略目標之一。短、中期而言,我們將繼續提升網絡覆蓋率,務求能遍及校 園每個角落;利用數據、雲端技術及流動應用程式促進學與教;鼓勵並推動無紙會議;增加捐款及積極籌款興建學 生宿舍;並在加裝綠化建築設施、減少碳排放量、增強污水及廢料循環再用、以及可再生能源應用等範疇內,設立進 一步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和政策。 在這些目標引領下,我們將: • 檢討資訊科技策略及校園基建,以促進學生學習,加強學生支援服務; • 為教學及研究創建新的學術空間; • 擴展學生宿舍,以容納更多非本地及自資課程的學生;及 • 促進校園可持續發展。 29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天人合一」— 生態園 圖書館翻新工程 生態園由科學與環境學系及物業處合作建造,展示 蒙民偉圖書館空間重整工程:蒙民偉圖書館由地下 生態系統及可持續概念。該項目由不同環保設施組 至四樓共佔地7,700平方米,翻新工程於2014至16年 成,栽種精選植物,創造吸引蝴蝶的生態環境,並 間分期進行。圖書館翻新後,可促進現代學習模式, 設有魚菜共生系統,示範種植蔬菜與養魚之間的可 加強不同區域分隔,並於低層平台、地下及一樓設有 持續生態循環。在魚菜共生系統旁則闢有生態池, 促進交流合作的學習共享空間,二樓及三樓設有靜 為依賴水生環境的生物提供有利繁殖的生態,有助 修區而四樓則設有研修閣。 保持環境穩定。有機農田則以環保及可持續方式栽 種農作物,只利用有機方式管理蟲害及保持泥土肥 沃。生態園亦利用太陽能板及風能葉輪發電,示範 可再生能源的潛能,額外生產的電能更可經電力公 司系統供他人使用。 生態園的另一項功能,是在校園內提供實地學習及 服務學習活動的教育平台,並支援與環境教育相關 的研究。我們亦為公眾提供生態遊。生態園自2016 年3月開放以來,共有450位學界及社會機構人士參 觀。 30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3. 超越「同心展關懷」 本校自2005年起一直獲選為「同心展關懷」機構,以嘉許我們關心社會、員工及環境的努力。為延續本校的關懷文 化,我們將定期於校內舉辦教育課程、工作坊及宣傳活動,並組織義工隊提供社區服務,繼續培育正向和積極進取的 工作態度。 因此,我們將: • 於大學內外宣揚社會責任的觀念; • 拓展員工隊伍,增聘殘疾或有特殊需要人士;及 • 吸引社會企業為本校提供服務。 傳仁‧喜動-「糧」心行動 2016年1月,本校推出「傳仁‧喜動- 『糧』心行動」。為期21天的活動期 間,530名員工及學生合共消耗超過 310萬卡路里,以換取捐款。我們利用 籌得款項購買3,500公斤食米,捐給食 德好、眾膳坊及北河燒臘飯店三間受惠 機構,協助有需要人士。員工與學生還 一同探訪有需要家庭,向他們分派食米 及其他物資。 31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家庭友善僱傭措施 器官捐贈 本校一直支持「家庭友善僱傭措施」,為員工提供彈 大學已簽署器官捐贈推廣約章,向員工、學生及校友 性工作時間、五天工作周及母乳餵哺友善工作間。 傳揚有關訊息。校方還發出通告及傳單,鼓勵他們 政府於2015年推出的法定侍產假,本校更早於2010 登記為器官捐贈者及呼籲親友支持。 年已為合資格的男職員提供。 聘用有特殊需要人士 作為「同心展關懷」機構及良好企業公 民,本校多年來均有聘用有特殊需要人 士。當有合適空缺時,本校將繼續實踐這 項優良傳統。 32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實施與評鑑 本策略發展計劃是勾劃本校未來十年工作重點及目標的正式文件,同時為校內各單位提供綱要,引領他們依照大學 策略發展方向制定各自的發展計劃。 由於全球環境及本地情況變化不居,這項十年策略發展計劃也並非一成不變。我們將不時回顧與檢討,使本校在設 定短、中及長期發展方向時保留彈性。我們將進行年度檢討,並於2019年及2022年發表中期報告。 下列流程圖顯示本校各單位將如何實施策略發展計劃,而這些過程又如何回饋整體發展策略,以維持大學的發展方 向。 33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重要成就 2013 2016 自《策略發展計劃2013-2016》推出以來,本校在三年內經歷了不少重大發展,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爭取大學正名。經 過多年的共同努力,我們終於在2016年5月27日實現理想,香港教育學院(教院)成功正名為香港教育大學(教大)。其 次就是國際對本校於教育領域表現的認同。2014/15年度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教院在教育學科位列亞洲第三、全球 第十五;2015/16年度,教院的排名更躍升為亞洲第二、全球十二。 我們很高興,《策略發展計劃2013-2016》臚列的目標大部分都已達成或進展良好。近年本校成績斐然,以下且根據重 要策略範疇,舉述部分重要成就。 34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學術發展 確定未來教師的核心能力 本校於2014年首季完成一次大規模的「未來教師核心能力」意見調查,全港約共一千名校長及其代表回應。調查反 映,這些重要能力範疇包括:正面人格、積極工作態度、團隊合作精神、人際溝通能力、以及專業知識與技能。 與本地教育界及廣大社群的合作 • 本校繼續擴展與教育界的夥伴關係。迄至2014/15年度,本校已和11個本地主要辦學團體簽訂合作協議,涵蓋 33%本地中小學及特殊學校,以及25%幼稚園。 • 有鑑於教育的深遠影響,本校建立了一個「香港教育大學基金」的高層次平台(於2015年4月27日成立,前稱香 港教育學院基金),以開發社會的廣泛支持,提升校內教師教育、學與教及研究發展的質素。 學科範圍評審 迄至2014年,本校的中文研究、英文研究及環境研究課程領域,成功取得學科範圍評審資格,日後將可提供更多元 化的課程 。 拓展教學新領域 2015/16年度,本校致力開拓新課程範疇,發展出三個獲教資會資助的教育學士課程,計有:歷史教育榮譽學士課 程、中學數學教育榮譽學士課程,以及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教育榮譽學士課程。而於2016年及其後將推出的新課 程則包括:中國歷史、地理及科學教育榮譽學士課程;特殊教育、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榮譽文學士課程;以及全 球及香港研究榮譽社會科學學士課程等。值得一提的是,本校擬於2016-19年間推出的三個全新同期結業雙學位課 程,均已獲得教資會支持,為本校的課程發展奠定另一重要基石。 35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管理資訊系統 本校於2014年推出學術管理資訊系統,為高層管理人員、學系及單位主管及課程主任提供關於衡量表現指標的學術 管理資訊,協助學術規劃、推行及發展。 國際及內地拓展計劃 本校於2013年設立「環球學習體驗增潤基金」,為全日制學士課程學生提供海外學習體驗機會。學生可以於修讀期 間申請一次海外學習體驗的資助,最高資助額為港幣一萬元。 英語技巧 為豐富校園的多元文化觸覺,並營造英語學習環境,本校於2014/15年度推出「國際導師」計劃,由來自海外的導師通 過不同課題及學習活動,包括:聯課及舍堂活動、小組交談、辯論、工作坊及語文諮詢服務等,促進學生以英語交流 的機會。 36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研究與知識轉移 研究實力取得長足發展 • 2016/17年度內,本校共有27個研究項目獲研究資助局(研資局)撥款資助,金額合共為1,327萬港元。獲資助的 研究項目,除維持本校於教育的傳統優勢外,還跨越多個學科。連同新增的資助項目,本校資深學術人員及新晉 學者正進行合共156個獲研資局及中央政策組撥款的研究項目,總資助金額為9,223萬港元。 • 在研究院研究課程的學額方面,本校亦取得重要進展。2015/16學年,本校獲分配50個研究院研究生名額。有鑑 於本校出色的研究表現,教資會於2016/17學年,配給本校67個研究生名額,較2015/16及2014/15學年分別增 加34%及46%。研究院研究課程學額得以增加,基於多項因素,當中包括:過去三年(即2012年7月至2015年6 月)本校獲研資局批核的資助研究項目數量,以及最新研究評審工作結果等。各項突出的表現正好反映本校的 研究優勢和實力。 區域及國際層面知識交流 本校多次主辦著名的區內及國際學術會議、研討會及論壇,邀請不少傑出講者到校分享及交流研究結果。例如: • 2014年舉辦的「第三屆兩岸四地師範大學校長論壇」 • 「亞太教育研究國際研討會暨香港教育研究學會年會2014」 • 2014年舉辦的「生物廢料之再造及回收國際會議」 • 2015年舉辦的「兩岸四地中學校長論壇」 • 2015年舉辦的「國際研究生學術會議暨暑期學校」 • 2016年舉辦的「醫療服務革新國際專題研討會」 37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技術教育及職業培訓與終身學習教席 2015年12月初,本校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續頒為期四年的技術教育及職業培訓與終身學習教席。我們將繼續支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有關生活與工作技能方面的項目和策略,並特別關注邊緣人士及弱勢社群的需要、提倡平 等教育。 知識轉移倡議 本校的知識轉移策略,旨在鼓勵學術部門及員工通過知識轉移活動,增加研究影響力。為促進這方面的工作,並制定 日後保護知識產權、專利及產品牌照申請等政策,本校於2014年7月於研究與發展事務處轄下,設立知識轉移小組。 同時,我們亦舉辦多項知識轉移活動,藉著AG平台真人 真人AG 平台官网不同溝通平台,如印刷、電子及新媒體、專業發展課程、本地及國際會議、 研究會及工作坊,向外界發布本校的研究結果。 不同主題的校級研究中心 本校現有的校級研究中心,包括:劉鑾雄慈善基金亞太領導與變革研究中心、評估研究中心,以及管治與公民研究中 心。此外,2015年7月,本校增設香港研究學院,為本港第一所由專上學院所設、專注於香港研究的中心。 38 香港教育大學 策略發展計劃 2016-2025 管理與基建 善用空間 本校獲教資會改建、加建、維修及改善工程撥款,於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間進行蒙民偉圖書館空間重整工程。第 五期工程經已完成,第六期工程亦已於2016年3月中旬啟動。本計劃將延展圖書館設於地下和一樓樓層的學習共享空 間概念。 綠色倡議 • 本校獲教資會改建、加建、維修及改善工程撥款支持的「生態園:可持續園景及學習」項目,由學術與行政部門攜 手建造,是環保、學習與文化並重的設施,有效促進教與學的成果。項目已於2016年2月底竣工。 • 本校於2015年9月榮獲中華電力有限公司「環保節能機構嘉許計劃」頒發「公營機構、公用事業及大學」組別 銅獎。本校於逾五千家參選機構中脫穎而出,更是64所因出色節能及環保表現而獲獎的機構中,唯一的專上院 校。 拓展員工實力 • 本校積極支持所有員工發展,並已檢討員工發展、交流及學術休假政策。 • 本校積極推行繼任策略,協助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等,為日後升任不同角色及其學術發展做好準備。 • 本校繼續作全球策略性招聘,以提升學術能力及鞏固領導地位。 提升管治與管理 • 本校一直推動以人為本的管治架構,鼓勵積極參與及廣泛諮詢。 • 本校提倡自我提升、互信互助、迅速回應變革的機構文化,以改善效率與應對速度。sp2016-25 © 香港教育大學 2017

  GB T 32610-2016_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_高清版_可检索.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