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真人·平台 - AG国际厅·平台·官网

列宁:《社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第五批单行本介绍 | AG真人平台 - AG平台真人·官方网站

快速导航×

列宁:《社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第五批单行本介绍2024-05-31 02:57:06

  】中央编译局主持的《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编译工作从2013年开始,第一批7种著作《宣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论新经济政策》已经于2014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批7种著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国家与革命》《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已于2015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三批6种著作,即《法兰西内战》《德国农民战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资本论》(节选)《运动中的“”幼稚病》和《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人》已于2016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第四批5种《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雇佣劳动与资本》《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怎么办?》《进AG真人 AG平台一步,退两步》已于2018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五批2种《论住宅问题》《社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已于2020年4月出版,

  《社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是列宁论述布尔什 维克在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战略和策略、批判孟什维克的 机会主义策略的重要著作。

  1905 年1 月22 日,沙皇军警大批枪彼得堡请愿工人,制造 了“流血星期日”事件,激起工人阶级和广大进步人士的愤恨和抗 议。这一事件揭开了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在反 对沙皇专制制度的革命浪潮日益高涨的形势下,俄国无产阶级政 面临的重要任务是科学地分析政治斗争发展趋势,准确地估量 阶级力量对比,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引导革命斗争沿着正确的方 向开展。为了完AG真人 AG平台成这个任务,在列宁的倡议和周密安排下,俄国社 会民主工于1905 年4 月 25 日至 5 月 10 日在伦敦召开第三次 代表大会。列宁主持了这次大会,制定了在俄国民主革命中的 策略路线。孟什维克拒绝参加这次代表大会,单独在日内瓦召开 了自己的代表会议,制定了机会主义的策略路线。两个会议就策略问题通过了截然不同的决议。为了防止孟什维克的错误观点对 革命运动的误导,列宁撰写了《社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 策略》一书,对两个决议进行对比和分析,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布 尔什维克在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战略和策略,批判孟什维 克的机会主义观点。这部著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 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对于教育无产阶级群众,团结和 壮大布尔什维克组织,把革命引上正确道路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革命领导权问题是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首要问题。孟 什维克不懂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俄国革命的本质特征,错 误地认为像以往西欧资产阶级革命一样,在俄国革命中起领导作 用的应当是资产阶级。列宁对孟什维克这种僵死地理解资产阶级 革命的性质和动力,不承认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机会主 义观点作了有力的批驳。列宁指出,西欧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时,无 产阶级远不如资产阶级强大。20 世纪的俄国则不然,无产阶级已 成为强大的政治力量,已先于资产阶级建立了自己的政,无产阶 级政“比其他一切政都先进,它有全通过的精确的纲领” (见本书第6 页)。俄国资产阶级由于自己的阶级地位,必然在民 主革命中表现不彻底,力图同沙皇制度妥协;而无产阶级是先进 的、唯一彻底革命的阶级,是彻底的民主主义者,只有在无产阶级 的领导下,俄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列宁 科学地分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的关系,指出:“资产 阶级革命对无产阶级是极其有利的。从无产阶级的利益着想,资 产阶级革命是绝对必要的。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得愈充分、愈坚 决、愈彻底,无产阶级为争取社会主义而同资产阶级进行的斗争就 愈有保证。”(见本书第38 页)列宁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教导无产者不要避开资产阶级革命,不要对资产阶级革命漠不关心,不要 把革命中的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相反地,要尽最大的努力参加革 命,最坚决地为彻底的无产阶级民主主义、为把革命进行到底而奋 斗。”(见本书第40 页)

  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同盟军问题是关系到革命 成败的重要问题。孟什维克否定农民的革命作用,把希望寄托于 自由派资产阶级,害怕无产阶级斗争会迫使资产阶级退出革命从 而缩小革命的规模。列宁详细论述了无产阶级和农民结成同盟的 重要意义,批判了孟什维克的错误观点。他指出,无产阶级领导下 的工农联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的主要条件,只有农民能够 全心全意地和最彻底地拥护民主革命,因为只有民主制度才能准 确地体现农民的利益,“只有获得了完全胜利的革命才能使农民 获得土地改革方面的一切,才能使农民获得他们所希望、所幻想而 且是他们真正必需的一切”(见本书第 92 页)。无产阶级只有同 农民结成同盟,彻底孤立AG真人 AG平台想拿革命同沙皇制度做交易的自由派资 产阶级,才能推翻沙皇制度,将民主革命进行到底。事实上,只有 当资产阶级退出,而农民群众以积极革命者的姿态同无产阶级一 起奋斗时,俄国革命才会有真正最广大的规模。孟什维克的策略 不是把革命农民提高到自己同盟者的地位,而是把自己降低到君 主派资产阶级的水平。

  列宁批判了孟什维克反对社会在民主革命中夺取政权 和参加临时政府的观点,阐述了争取民主共和制的策略。列宁指 出,人民的胜利的武装起义是推翻沙皇制度和建立民主共和制的 最重要手段,组织武装起义的问题在俄国已提上日程,社会 必须武装无产阶级并准备领导起义。列宁认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和实行无产阶级和农民所迫切需要的革命,一定会引起地主、大资 产者和沙皇制度的拼命反抗。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取得胜利以后,应当建立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没有 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就不可能摧毁这种反抗。实行 这种专政的政治机关应当是临时革命政府,社会可以而且 必须参加临时政府,但要始终保持自己的阶级独立性。列宁认为, 无产阶级举行武装起义推翻沙皇专制制度是的最主要的、刻不 容缓的任务之一。孟什维克却只泛泛地谈论起义,而回避了武装 起义是否必要、是否刻不容缓的问题。列宁指出,革命的胜利,革命专政的产生,必然要依靠军事力量,依靠武装群众,依靠起义,而不是依靠某种用“合法的”、“和平的方法”建立起来的机关。当国 内战争已经爆发、武装斗争已成为必要时,孟什维克对起义问题只 局限于“一般宣传”而不肯行动起来,不把武装起义作为行动的直 接口号,这就是说教,甚至是出卖革命、背叛革命。

  列宁在这一著作中详细阐明了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 政的思想。孟什维克认为召集立宪会议就是革命的彻底胜利。列宁认为,孟什维克的策略不是把革命推向前进,而是拉向后退,他 们提出的口号事实上没有超过君主派资产阶级的民主口号。在布 尔什维克看来,要彻底战胜沙皇制度,就应该实现无产阶级和农民 的革命民主专政。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是从整个马克 思主义世界观和俄国社会民主工的纲领中必然产生出来的口 号。这种专政是关于资产阶级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 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只能是民主主义的专政,而不是社会主义的 专政。它不能触动资本主义的基础,至多只能实行有利于农民的 改革,实行彻底的和完全的民主主义。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农民在民主主义问题上和争取共和制的斗争中的意志的统一,同时又 能把民主革命推向前进,使无产阶级下一步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 能最顺利地进行。列宁根据俄国的具体情况提出的无产阶级和农 民的革命民主专政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发展。

  对临时政府的态度是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的主要策略分歧 之一,也是列宁在这一著作中着重论述的问题。的第三次代表 大会的决议提出,临时革命政府可以成为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 民主专政的机关,社会应当参加临时革命政府。列宁指出, 从巴黎公社时期以来笼罩着欧洲的漫长的政治反动时代使无产阶 级过分习惯于只考虑“从下面”行动,而“我们现在无疑地已经进 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政治动荡和革命的时期已经开始了。在俄国 现在所处的这个时期,决不可把自己束缚在陈规旧套当中”(见本 书第17 页)。参加临时革命政府就是要“从上面”行动,这几乎是 前所未有的新的斗争方式。列宁同时强调指出,“从下面”影响临 时革命政府仍然是在任何场合都必须做的,要实行这种从下面施 压的办法,无产阶级必须武装起来,并且必须由社会来领导。孟什维克借口避免无产阶级融化于资产阶级民主派中的危 险,反对社会参加临时革命政府,主张在起义胜利后马上放 弃领导权。列宁严厉批判了孟什维克的这种机会主义立场,指出 他们的策略是为资产阶级民主派效劳,把革命成果拱手让给资产 阶级。

  列宁还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不断革命的思想。他指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革命阶段。民 主革命的彻底胜利为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打好基础。他告诫社会人在为民主革命胜利而斗争时不要忘记社会主义 革命的目标,指出:无产阶级应当把民主革命进行到底,这就要把 农民群众联合到自己方面来,以便用强力粉碎专制制度的反抗;无 产阶级应当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这就要把居民中的半无产者群众 联合到自己方面来,以便用强力摧毁资产阶级的反抗。列宁要求 社会在取得民主革命彻底胜利后不失时机地转向社会主义 革命,指出“现在这个革命的完全胜利就是民主革命的终结和为 社会主义革命而坚决斗争的开始”(见本书第 123 页)。他在稍后 写的《社会对农动的态度》一文中把这些主张概括为 “不断革命”的思想。他说:“我们将立刻由民主革命开始向社会 主义革命过渡,并且正是按照我们的力量,按照有觉悟有组织的无 产阶级的力量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我们主张不断革命。我 们决不半途而废。”(见《列宁全集》中文第 2 版增订版第 11 卷第 223 页)

  《社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于 1905 年在日内瓦 出版,当年在俄国国内翻印,在彼得堡、莫斯科、彼尔姆、喀山、梯弗 利斯、巴库等城市秘密流传。1907 年 11 月,列宁将该书编入在彼 得堡出版的《十二年来》文集,并增加了一些新的脚注。

  这一著作的手稿没有完全保存下来。在《列宁全集》俄文第 4 版第9 卷中,这一著作是按照日内瓦出版的单行本刊印的,编者根据保存下来的部分手稿作了校订。在《列宁全集》俄文第 5 版第 11 卷中,这一著作是按照俄国社会民主工中央委员会的版本刊 印的,编者依据保存下来的部分手稿和《十二年来》文集作了核 对。这一著作的补充说明的提纲首次发表在 1926 年《列宁文集》 俄文版第5 卷,材料部分分别发表在《列宁文集》1926 年俄文版第5 卷和《列宁文集》1931 年俄文版第16 卷。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列宁的这一著作就有10 余种中译本。最 早的译本由陈文瑞翻译,上海中外研究学会 1929 年 8 月出版,书 名是《两个策略》,扉页上是《社会民主派在民主革命中的两个策 略》。此后,新时代出版社、解放社、晋察冀新华书店、汉口新流出 版社等相继出版过中译本。

  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也曾多次翻译出版过中译本。最早 的中译本是1941 年出版的,书名是《社会在民主革命中的 两个策略》,译者未署名。1947 年出版的中文版《列宁文选》第 1 卷也收了这部著作;1949 年,又根据《列宁全集》俄文第 4 版,出版 了新译本。

  1953 年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成立后,以《列宁全集》俄文第4 版及其补卷为蓝本,着手翻译出版《列 宁全集》中文第1 版。列宁的这一著作被收入《列宁全集》中文第 1 版第9 卷。此后中央编译局对译文作了多次修订,将这一著作 收入《列宁全集》中文第 2 版第 11 卷、《列宁全集》中文第 2 版增 订版第11 卷、《列宁选集》第1、2、3 版及第 3 版修订版的第 1 卷, 并在《列宁专题文集》中的《论无产阶级政》卷收入了该著作的 节选。

  来源:列宁:《社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AG平台真人 真人AG 平台官网AG平台真人 真人AG 平台官网AG平台真人 真人AG 平台官网